数学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改进策略
启东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 学员交流文章
【摘要】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使用仍有诸多弊端,如何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把数学游戏与知识有机融合,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游戏,能够充分地活跃课堂气氛,极大程度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启迪孩子智慧、提升思维能力。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 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激发并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发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游戏既生动又形象,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孩子学生智慧,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发展学生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中也有意识地融入了如《算廿四》等游戏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学游戏,能够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然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数学游戏的引入与运用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是重形式轻实效,为游戏而游戏
课堂教学中,肤浅地认为游戏只是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作用,而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不大,特别是教科书安排的数学游戏,只是表面上让学生按书上的过程学一学,再根据要求玩一玩,不去深究游戏中蕴含的内在数学理念和数学道理,更谈不上开发游戏了,表面看似非常热闹,实则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二是重表象轻思维,少反思提升
数学游戏并不是随机产生的,恰恰相反,它是教师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严格制定的,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学生在积累了一定量的知识之后,就会逐渐具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本应该鼓励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习惯与人为因素的制约,部分教师在运用数学游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游戏本身所得出的结论,而没有更深层次的剖析与提升,导致了知识资源的浪费,孩子们的能力也没有质的突破。
三是重拿来轻创新,游戏与课堂脱节
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游戏目的只是让学生开心一下,所以对于游戏的设计并不重视。随手拿一个游戏就让学生开始活动,而缺少对于游戏是否对正在学习的内容有帮助、是否符合学生的真正需要的思考,缺少对于游戏的整体规划与创新,进而造成或因游戏过老学生没有兴趣,或因游戏不符教学内容,对教学没有丝毫帮助等弊端。
数学游戏进入小学数学教学是必然的趋势,如何根据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数学的本质特征合理创设或选用游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较为热门的研究内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合理设计情境,过程结果并重。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温故而知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时间与空间皆跳跃性较大的教学方式反而不太适合思维能力本就比较简单的小学生,很有可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陷入旧知识的迷茫中。而且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了解并掌握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更为重要。因此,如果能够学习新课知识时引入学科型教学游戏,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游戏中来,就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新知识的思维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并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在与学生的游戏过程中,要将教育的目的放在第一位。游戏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何将这个过程变得快乐又能学到很多知识,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技巧,具有一定的难度。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的知识时,可以开展摸球的游戏。导入部分: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摸球的游戏。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袋子里放了一些球,猜一猜老师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的?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你也想摸一摸球吗?通过摸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个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同时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一举多得。
二、转变思想观念,教学活动并举。
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必须使用学科型教学游戏。首先,游戏的设置要紧扣教学内容本身,不能脱离要求和目标,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和积累数学知识,同时游戏的奖惩制度也要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与年龄特点;其次,教师在设置游戏内容时,要掌握好游戏的娱乐度,如果偏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果过高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无法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失去了学科型教学游戏应有的教学意义。所以在设置游戏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展学科型教学游戏,对于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他们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从而使游戏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逐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具纸币,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知识。“认识人民币”的导学设计:同学们,认识钱吗?利用时间去咨询一下,比比谁了解钱的知识最多,学生有的向父母请教,有的阅读课本,有的甚至到银行去咨询专业知识,这些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认知的结构上得以拓展;教学“元、角、分”时,可以设计实践游戏活动“今天我当家”,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还可以开设“小银行”开展“存兑业务”等数学游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有如身临其境,不但要讲究课堂的教学进度,更要注重学生的切身体会,努力提升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
三、反思总结提升,能力素养并立。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反应、记忆及创新能力,引发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教师需要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互动游戏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含量与认知水平,鼓励他们对于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锻炼他们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除此以外,教师更应该在完成游戏活动之后,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本身,更应该让学生对于过程与答案加以剖析与总结,已达到提升学生辨析能力与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活动课“二十四点游戏”时,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可以将整节课设计成游戏闯关的形式,扑克牌依次用3张、4张计算24点,算法也可以从一种到多种提出相应要求,这样的设计是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组织学生从同桌两人玩到小组四人合作玩,把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思考、计算、归纳并总结计算二十四点的技巧,真正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适时加以点拨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追溯数学历史,理论实践并行。
数学史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如将它引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将有助于小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发展的大致脉络,使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加深刻,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与生动。数学史包罗万象,例如:教师讲授十进制计数法时,可以给学生讲解十个手指的故事;讲解圆周率的时候,可以讲讲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讲解图形与几何时,可以讲讲火柴摆图与七巧板拼图的故事;数学史还包括许多的历史名题,例如四色问题和哥德巴赫猜想等。
例如: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数位“个位”和“十位”,很多一年级的学生并不理解什么是数位、为什么会有数位、计数器有什么用、数字的读法与写法的规则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从数位以及人类计数方式的发展历程讲起,教学中结合相关历史进行整合,浅显易懂地设计牧羊人的系列故事,使学生处于历史的环境中,用放羊、数羊、大石头、小石头等信息为依托,突破难点,了解数位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到此,孩子们对知识产生的成因有了大致的理解。
又如:在学习“分数加减运算”时,除了可以采用算理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外,也可以结合数学史进行教学。《九章算术》已明确提出先通分,使两分数的分母相同,然后进行加减。还提出了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为“更相减损”法。严谨的叙述、行文简练,但主要环节滴水不漏,无可指责,足见我国古代这样技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教师可结合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数学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大有裨益,能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帮助一部分腼腆的孩子克服心理压力并热爱学习。同时,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设计出更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游戏,寓教于乐,并通过探究与实践不断完善,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思敏. 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教学游戏设计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7)
[2] 孙贵长. 游戏教学种种[J]. 小学教学研究. 2012(12)
[3] 杨雪. 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10)
[4] 姚晓兰. 教育游戏中“教游相融”的设计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