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班主任研究》2009.01
班主任的精神关怀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实验小学 顾椿华
自从夸美纽斯在《泛智学校》中的设想——给每个班“指派固定的教师”,“教师应当占据适当的地位,使他能看到所有的人,而且被所有的人看见……教师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同时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个人。”实现以来,“班主任”这个词、这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经历了漫长的教育实践,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实践与深刻的内涵,陪伴着无数人度过了自己的求学生涯,有的甚至已成为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根本上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精神成长的促进者,而“精神关怀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核心内容。”有了这种关怀,能让教者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心灵对话,理解他、接纳他,对于班级管理也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精神关怀呢?
一、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孩子的生活空间却越来越狭小,他们过着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的单调生活,缺少对生活的接触和探索,缺少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这种教育是一种心灵隔离活动,而没有达到与精神相契合的境界。
曾有过一次,我以“快乐”为话题让学生写作,孩子的快乐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批阅时我心痛地发现孩子笔下的快乐单调得可怜,大部分同学认为考试成绩好、得到父母、老师的表扬是极大的快乐,有的则认为生日时收到礼物或到饭店吃饭时很快乐的,快乐的其他表现形式少之又少。透过这么一次简单的写作,我才意识到学生的内心远不如我们所见的那么简单,你认为的快乐、幸福并不一定是学生真正的快乐。
“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儿童极易受到伤害、极易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如今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使我有更深的感悟。学生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内心世界,需要教师细观察、多交流,遇事从理解、爱护、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会理解不容易,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不同。学会理解,就要如李吉林老师说的“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懂得学生,从而也让学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课后的交谈、写日记或周记等方式可以搭建起一个学生能倾诉、教师能与之交流的平台。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主动了解、耐心询问,不歧视、嘲笑、不训斥,一朋友的身份关心学生,真正成为他们心灵之门的开启者。
记得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极为广阔的天地,在广阔的心灵世界里耕耘,用心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很多时候,我都会感到学生的所作所为与我的想象格格不入,于是我埋怨,我责怪,殊不知,距离的产生是因为我站得太高,离学生太远,更是没有从根本上去尊重学生的人格。
这是我曾经与学生间的一次不愉快的对话。
老师:(吆喝)你过来。
沈同学:(不快)怎么啦?
老师:(责问)刚才我批评你上课不认真听讲,你为什么用眼睛瞪我?
沈同学:(委屈地)我没有啊!
老师:(生气地)你还狡辩!
沈同学:(反感)真的没有。
……
接下来就不言而喻了。仔细想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生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别看他们的年龄小、个子小,他们幼小的心灵都有着受尊重的需要。尊重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态度,是承认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人,是有思想、有情感、充满活力的生命。我们只有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人格,才是对生命成长的关注。
当初的我如果能蹲下来,不去生硬地批评他,就不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如果蹲下来,情感上有了平等,就回避免上述情境的出现;如果蹲下来,尊重他,他的人格尊严就会受到保护;如果蹲下来,你会看到孩子内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愿望。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没有尊重,谈不上真正的精神关怀。
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自然生命,更要学会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精神生命,而且,尊重是双向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尊重,这样形成的班级氛围才是和谐的。
三、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
说实话,我们大多数教师平时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智力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及生命的发展嘴上说说不难,真正落实恐怕多少会打折扣。谁能说自己的班上不存在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得不到老师重视的孩子?在班级中没有发言权或受到同学歧视、家长斥责的孩子有吗?这样的他、她……按马斯洛的理论,他们都拥有自身的需要。每个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无论是谁,不管他聪明与否、可爱与否,平凡与否、优秀与否,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情感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
我班上曾有过这么一个案例:班上有一男生,长得白白净净,可惜,经上海一家大医院的测定,他的智商仅为50左右,其学习状态真令人担忧:学习生字,同学们读2或3遍可能就会读了,他得反复读上5、6遍,可能依然不会;默写生词,正确掌握的寥寥无几,每次都要订正许多生词,可到第二天,他又全忘了。朗读课文,多字、漏字现象层出不穷,语句读得支离破碎是司空见惯的。单元测试,不及格的次数明显多于及格的次数。他的父母多次有打退堂鼓的念头,想让其留级或退学。可他却主动表示要留在我们班,他能吃苦、学习上毫不气馁,不管失败或成功,他都勇敢面对,从不哭鼻子,而且在学习上他愿意花比别人多几倍的功夫,尽管他的收获少得可怜。每个人的心理世界都有光明的、积极的一面。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教育人类学指明人是具有“明天性”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这样,他们总是希望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向往新的学年的到来;他们是创造未来的生命体。
是种子,它终究会发芽,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不放弃、不抛弃是一种教育原则,我从不在班上报他的分数,从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反而经常把他的优点放大,大肆表扬。班上无一人歧视他、嘲笑他。每当他有了一丁点的进步,同学们都会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如今他已顺利地小学毕业,升入了初中。对于他的教育,我的心中不留一丝遗憾。我常想,他们就像风中柔弱的花朵,渴望的只是我们能用一丝轻柔的爱,抹去那片他们头顶上悄然飘荡的冷冷的云,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感。
四、关心学生的生活苦乐。
“老师,张茵不见了!”
“老师,张茵躲在教室后面的树林里。”
“老师,张茵没上体育课。”
不知何时起,张茵成了一个经常逃课的孩子。有次翻开家校联系册,我才知道这是位严重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父亲性格乖戾,嗜酒好赌,妻儿稍有不顺眼便拳打脚踢,家长言行的影响加上因长时间无法与父母交流,孩子的心中形成了爱的空缺、心理失衡,他总想以各种方式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再加上他爱乱发脾气,有时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人缘不好,没有朋友,心中孤单寂寞,这样的他总想躲起来,似乎已有一些自闭的端倪。
一开始我对此头疼极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无效,语重心长的教育很苍白,望着孩子愈加叛逆、孤独的身影,我心急如焚。直到有一次,当他再次逃课,我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他后,满以为会迎来严厉批评的他没有看到我的气急败坏,而是我的和颜悦色,他慢慢地愿意和我谈话了。从此,我试着经常找他谈话,肯定他的优点,双休日我还将他从宿舍里领回家,与我的儿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孩子逃课的现象越来越少,他逐渐晓得原来还有人关心他、爱他。一个学期后,他亦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上课学习。
心理失衡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映,他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平衡程度,善于透过现象去观察与分析学生心灵深处的“沉痼”。当精神关怀的意识融化为教师的血液与气息时,它便自然而然地润泽着学生的生命。
其实,“精神关怀”就是要从精神上关心人,从思想上凝聚人,从行为上引导人,使学生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生命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终生幸福的人。这是教育的艺术,更是教育的智慧。就在我们停下脚步,俯下身子,给予孩子一次疼爱的抚摸,一抹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在与孩子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每个学生都能沐浴着精神关怀而幸福成长,班级管理也会随之更轻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