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初三的孩子写出的一段话“蒙蒙,小艺,还有我,从小便一起长大,不折不扣的发小。小时候一起闯祸,一起被骂,一起玩耍。长大后,因为相同的性格,没有彼此离开。我们的共同点,就是缺少亲情了……小艺父母离异,母亲与后爸一起,后爸对他很不好……蒙蒙从小父母离异,甚至没见过自己的生父,现在与后爸生活在一起……比起他们,我是比较幸运了,至少父母没有离异。但是因为我有个弟弟,他的父亲因犯法进监狱了,关爱他,便成了所有亲戚的共同任务。于是,他又有了父亲,同时,我也失去了父亲……我跟父母的关系相当差,有一次甚至差点杀了他们。于是我们走在了一起,互相关照,互相舔伤。”
这个孩子的父母很困惑,为什么他如此的嫉妒自己的父母对弟弟的爱呢?为什么他一点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呢?
他曾经给我,还有父母多次讲过他8岁的时候一件事情,从这个事情中可以看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那是夏天的一个晚上,弟弟也在他家,妈妈在单位里值班。爸爸一直在和弟弟逗着玩,他写着作业,自己玩自己的。这时他一直希望爸爸可以对他夸奖一下,但是爸爸没有,他有些失望,心里就觉得爸爸不喜欢自己,就是好好学习,爸爸似乎也感觉不到自己有多好。该睡觉了,他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雷声,感觉到害怕,要和爸爸一起睡觉。爸爸说:“你这么大的孩子了,怕什么啊,自己睡觉。”然后爸爸和弟弟在另一个屋子里睡下了。他害怕,也有些对爸爸生气,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了,出了一身的汗,他要开开空调,爸爸说:“又不是很热,外面下个雨,你还开空调?”他生气的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爸爸一点都不爱自己。
他的妈妈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嫁给他爸爸之后,感觉到突然穷了起来,因为他爸爸那时大学毕业不久,工资收入很少,妈妈也刚上班,收入也不多。所以妈妈觉得自己失去了优越的生活,一直就和爸爸生闷气。从他出生开始,妈妈经常的沉浸在自己失去优越生活的悲伤中,沉浸在丈夫无能的怨恨中,而且妈妈对钱控制的很严,就怕家里的钱不够花,自己会遭难。所以从小他虽然跟着妈妈,但是妈妈对他的关注很少,他看到妈妈不高兴的样子,自己也不敢提出什么要求。爸爸虽然和善一些,但是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所以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自己一个人乖乖的在家里的。
在一个孩子的心里,他是很难去理解爸爸妈妈当时的情况的,他从潜意识中会觉得:爸爸妈妈爱我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妈妈不爱我,就是我不好,如果爸爸妈妈不高兴,那一定是自己做错了,是自己做的事情不好,让爸爸妈妈不高兴了。所以他从小就很乖,从不向别的孩子一样要求爸爸妈妈做这个做那个,而是自己和自己玩,或者找小朋友玩,自己用心的学习,他希望自己能做到很完美,然后爸爸妈妈就会喜欢自己。他做一个事情,会很留意爸爸妈妈的反应,如果爸爸妈妈高兴,他就会快乐,如果不高兴,那他就会心里觉得很沮丧。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小以来,我一直都以为自己是个非常优秀的人,算不上完美卓越杰出,但,至少也会比拣废柴的人要强多了。”爸爸妈妈都很可怜弟弟的遭遇,所以只要是弟弟来,爸爸妈妈都对弟弟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看到弟弟能轻易地获得爸爸妈妈的爱,心里很不平衡,就会拿话来羞辱弟弟,比如:“你是个笨蛋,什么都不会做。”而这时爸爸妈妈一定会教训他,要他爱护弟弟。他没有因为贬低弟弟,让爸爸妈妈喜欢上自己,反而还被爸爸妈妈教训,所以他就特恨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这个弟弟了。
但是平时这些怨恨都压抑在心理,是说不出去的。他上初三之后,因为一直以来学习比较好,所以老师觉得他只要努力可以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爸爸妈妈也用这个来要求他,他自己更觉得只有考上这个高中才能证明自己优秀。他变的越来越不能看到自己有缺点和问题,所以在一次爸爸给他讲题的时候,父子两个人因为理解的不一样发生争吵之后,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再也无法学习好,无法做到优秀了,他把自己这么多年积压起来的怨恨一股脑的发泄了出来.
在孩子的心中,他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是围绕他的快乐和需要而转的。在这个基础上,孩子逐渐的发展出来照顾他人的需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孩子从小难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爱,那么他就会一直把心用在争取这个爱上,争取而不得,就会怨恨自己的父母。而父母是以成年人的想法去看孩子的,觉得孩子应该知道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所以父母就不能理解孩子的状态,也无法明白孩子的怨恨来自什么地方。
【本文摘自新浪博客——家长之友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0225915】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如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