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就是厌烦学习。当学习的方式只是简单重复变化及学习任务过重时就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厌学还与个人的学习兴趣有关。如果一个学生连续在学习上失败,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容易产生厌烦感。
当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时,往往出现分心,从而使学习效率下降,有的甚至导致逃学的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
消除厌学情绪要端正学习态度。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上像“近视眼”,只看近处,看不到远处,怕学习艰苦枯燥,觉得学多了知识没有多大用处。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是受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不良影响,其实,现在没有文化的人有的活得还不错,有的还能发大财,但这只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暂时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小学生长大成人之时,恐怕没有文化的人就不再能应付裕如了,各种职业将不接纳没有文化的人。因此,小学生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克服厌学情绪。
厌学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教育者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模式,让学生生动、主动的学习。挖掘教材的兴趣点,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学生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感情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电化教学法等都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号知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小学生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动辄采用题海战术、满堂灌加补课,必然要以学生的求知欲望,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
北京市小学特级教师马芯兰,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开发学生智力大门的金钥匙。在她的点拨下,学生学习全神贯注,争先恐后的发言,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令所有听课者赞叹不已。听马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何苦之有?何厌之有?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方为终生之用。小学教育应该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其终身受用。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主动性。所以教育者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规律,促学生自觉养成学习习惯。同时还应帮助一部分家长改变不科学的教育方法。校学生如果经常挨父母的打骂和惩罚,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温暖宽松的学习环境。
克服厌学情绪很重要的一点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并非各方面都差。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成功。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其他方面很可能有优势。例如:
A学生因学习困难平时不爱说话,但教师发现她性情文静,朗读语音好,就吸收她为校广播站播音员。在教师的鼓励和辅导下,她的特长得到发挥,工作认真主动,进步很大。她成了北京儿童台的小记者,厌学情绪早已烟消云散。B学生虽学习困难,但对绘画格外爱好。教师鼓励他为班集体服务,只是他参加校、区、市的绘画比赛,为他创造了展示特长的机会。在中日青少年书法、摄影、绘画大赛中他的作品获奖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他也变得热爱文化学习了。
如果这些学生长期厌学,潜能受到压抑,特长是发挥不出来的。如果教育者不去给他们爱心和理解,去培养他们,那将是教育的失败,国家的损失。
在班上城里互帮互学小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也是消灭的厌学现象的一个有力措施。几个同学在一起,可以的取长补短,在一起做功课、游戏、看课外书,还一起去做好事,这样大家都很愉快,家长也放心。
【本文摘自新浪博客——家长之友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50225915】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如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