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校联网 > 家长学校

【转载】家长学校︱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2017/11/17 8:55:52



前日无意间在朋友 的QQ空间里看到了转载的影片《小孩不笨2》,怀着几分好奇观看了影片,两个小时过去,影片看完了,但思考才刚开始。

“孩子踏入青春 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投诉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 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小孩不笨2》这部影片基于这样的立足点,生动地反映出了家庭问题、学校问题和学生问题,透过三个孩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 , 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赏识和肯定,进而促使父母反思“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句话。

记得一位致力教育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教育的过程应特别注重让孩子不断增加面对未来的信心。教学的主战场在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在家庭,教育应面向家庭,而不只是孩子。”说到家庭教育,不单单看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看学历、学识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的观念、思想,如果家长不善于和孩子沟通,不懂得去赏识孩子、鼓励 孩子,那么这个家庭的教育注重要失败 。

思索现今的教育,谈到家校配合,大多家长抱之无奈,不是叹息就是抱怨,说孩子大了越来越不听话,只听老师的话;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懂事,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不争气------每当此时,作为一名教师,总觉得心头沉甸甸的。我常常在想,孩子的成长 ,需要多方共同形成的教育合力,如果家长那一方的教育链断了,教育力不起作用了,试问教师再多的努力,能有大的收效吗?自始至终,我坚信公益广告里的那句话“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难道不是吗?孩子从一出生起,第一接触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耳闻目濡;孩子快乐或难过,最先想到的还是父母------可以说,最早的时候,孩子在家的一言一行,都是最最真实的自我。但另一方的父母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之切,面对孩子犯错,轻则批评,重则棒打,缺乏正确的引导;面对孩子的成绩,总喜欢和别的孩子比,似乎永远不满足,让孩子产生“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没用,你们都不会表扬我。”的心理,于是,不知何时起,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堵墙,于是,沟通没有了,理解没有了,抱怨滋生了,烦恼降临了。

和孩子沟通,首先从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做起。说到赏识,就是关注孩子的优点,放大优点,激活孩子自信 的火花。谁都喜欢被别人肯定、赏识,孩子何尝不是这样的呢?难道赏识真这么难吗?先分享一个故事。我家小龙女佳宝在7岁那年,喜欢上钢琴,自己主动告诉音乐老师想学钢琴,从那以后,她乐此不疲地弹奏着一曲又一曲美妙的乐曲。在学琴的过程中,我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紧紧跟在孩子旁边监督,而是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即使孩子有时因连续弹错一个音而拍琴键宣泄,我也没有过多去责问。但孩子毕竟还小,坚持的意志难免有时也会动摇。往往由于作业多,有时对弹琴也没了原先的主动和兴致。有一天放学,佳宝回到家,一改往日嘟嘴的状况,喜滋滋地坐到钢琴前弹奏,而且越弹越起劲,越弹越投入,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支配着她。弹奏了一会儿,佳宝走到我面前说:“妈妈,你觉得我今天弹得怎么样?刚才楼下的小弟弟说很喜欢听我弹钢琴,说我弹的钢琴很好听!”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得到赞美所以有动力啊!而这动力来源一个仅仅5岁大的孩子,只是一个小弟弟的随口夸赞,却让被夸者信心大增,我们不能不承认赏识的魅力如此之大!既然一个孩子都懂得去表扬别人,为什么我们大人做不到呢?那一瞬间我受到了触动,于是,我常常对孩子说:“听你弹的曲子是一种享受,心情很愉快!”“这首曲子的旋律太美妙了!再弹一遍让我享受享受!”而孩子,不再把练琴当作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有听众的演奏,是一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历程。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学生,原先作文基础不好,交上来的作文不仅寥寥数语内容少,而且字迹潦草。我找到孩子家长,妈妈皱着眉头说没办法,她讲了很多次孩子都听不进去,孩子呢?则在一旁低着头,默不做声。我明白了其中原由,于是我让妈妈先回避,然后和孩子交流了作文的问题所在,下一步怎么修改,最后我告诉他把字写工整些,正所谓字如其人,人帅字也要帅。第二天,这个孩子交给我两篇作文,一篇是原稿,一篇是新修改的作文。我仔细一看,发现孩子有认真在做这件事,尽管作文中还有一些词不达意之处,但字迹明显工整许多,我高兴地对他说:“哇,你进步真大,字变漂亮了,内容也比原先的充实了许多,还能用上一、两个好词,不错!”于是,我在他的作文中写了一道算式“80+5(进步奖)”孩子看了很兴奋,临走时,我送他一支水笔,告诉他继续努力------------就这样,这个孩子每次习作都会认真修改并重新誊写,慢慢地,习作水平提高了,人也变开朗了许多。这位妈妈看到孩子的进步后欣喜不已,问我用了什么办法,我告诉她:发现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就这么简单。

      本文摘自网络好家长100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771b2750102wtbk.html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如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